为何我从来不认识屠呦呦?丨AMNUA视野
屠呦呦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荣获了该奖项。
1971年,屠呦呦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她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屠呦呦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她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同年,屠呦呦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提名。
为何我从来不认识屠呦呦?
文/碧翰烽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宣布,来自中医科学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另外两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屠呦呦遂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士。在国人兴奋之余,屠之获奖也引发了很多争论,包括屠呦呦缘何多次落选院士、及集体科研成果的署名权等问题。(凤凰网2015年10月6日)
直到确认之后,我真是无比的激动,正如有的人所说,这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真的是含金量很重,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值得我们自豪,相信这样的奖以后会越来越多。
看来我真是落伍了,为此,我深感惭愧。因为在屠呦呦获奖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她的盛名与成就,更不知道她一直在做什么。我为我的科学素养感到惭愧不已。我不知道,象我一样不认识的人,还有多少呢?
原来,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尽管我不是追捧娱乐的人,却也似乎陷入了这个陷阱。对于科学家们,我知之甚少;对于明星,还真能叫出一大把名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了科学的创新,如果没有了创新创造,我们将会何去何从?我们似乎都在讲创新,但又有多少人沉得下来,真正去做创新的事呢?对于名和利的追逐,人们似乎已经耐不下性子,只想着越简单越快捷的手段和路径,甚至于不惜以身试法,也不需要讲什么样的道德。
如果都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科学家们也就不能有如此之多的重大发现。屠呦呦恐怕也得不了诺贝尔奖。几十年的研究,失败、成功、寂寞、孤独,又有多少人做得到。
为什么屠呦呦能够获奖?据著名医学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教授回顾。屠呦呦之前很多人都用各种传统的中草药提取,屠呦呦最后锁定在青蒿,这是第一个贡献;第二步是在同行普遍用煮的办法来提取的时候,屠呦呦采用了乙醚进行萃取。我觉得是这两个发现和步骤奠定了她的得奖基础。
还有,我一直以为只有自己不认识屠呦呦,原来院士也多次地不认识她,多次落选院士。也许不能因为她今天获得了诺贝尔奖,就一定非得是院士,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个有成就的人,却得不到院士的认可呢?
这样看来,院士代表的是特权、是利益,就必然可能让学术让路。
做创新,做研究,做学术,要耐得住寂寞,要沉得下心来。这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个体,而应是我们整个民族。我们都不应该太浮躁了,都不应该太功利化了。这也许才是我们真正反思的地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AMNUA微信美术馆;
为保证流畅体验,建议在wifi环境中观看;
文章版权归AMNUA视野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